【中國廠商有錢也買不到!】台灣人做出終極甘蔗環保吸管,凸顯「材料聚合」技術實力

禁止提供吸管第一階段政策實施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各位飲料愛好者是否也開始害怕會忘記帶吸管了呢?

明年(2019)年 7 月台北市環保署將禁止 4 大場所: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使用「一次性吸管」。預計會有近 8,000 家業者受到法令的影響。

台灣人做出「終極環保」的甘蔗渣吸管,技術專利 20 家中國廠商搶著要!

大眾都在尋找環保吸管作為替代方案,有一群台灣年輕人做出用「甘蔗渣」做的環保吸管,不但天然、可重複使用,而且真的會在自然環境中分解。這個這個甘蔗吸管甚至吸引近 20 個「中國廠商」,要求高價買斷專利。不過創辦人拒絕了。

圖片來源:100% 植粉絲團

研發出甘蔗吸管的團隊是由一個叫做「 100% 植」的新創公司所產出。100% 植的創辦人的名字叫做黃千鐘,公司創立於 2017 年九月。黃千鐘看到地球環境污染嚴重,希望可以將地球變成一個零塑又環保的環境,因此著重利用植物纖維合成為環保餐具,除了吸管之外也生產一次性使用的環保植物纖維餐具,而這也是 100% 植這個名字的由來。

甘蔗吸管耐用度高,零下 20 度都不會裂開

甘蔗吸管可以承受零下 20 度的低溫不會裂開,而且對海洋、陸地的環境都無害。要製作甘蔗吸管,會將使用過的甘蔗渣回收到工廠,製成聚合粒子後再壓製成吸管。

PLA 可能會有什麼質疑?基改、塑料

由於最近很夯的蔗渣吸管發明專利說明書與部分媒體報導提到該發明除了以「蔗渣粉體」為主要成份外還有添加 PLA 等原料,經混煉聚合造粒程序,形成粒狀料源,再押出成型製造各種口徑的吸管,導致 13 年前因推動限用塑膠政策而出現的 PLA 爭議再起。

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退休教授謝志誠(現任財團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分享說,2005 年政府提出限用塑膠政策時,台灣區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就曾經刊登廣告,表達對環保署禁用塑膠政策的不滿,並直指 PLA 材質不環保,說 PLA 含有微量毒性。謝志誠指出,PLA(Polylactic Acid)又稱聚乳酸,是一種乳酸聚合物。以玉米為主要原料。因而出現是否使用基改玉米的質疑。

由於聚乳酸的單體乳酸可以透過可再生資源發酵、脫水、純化後得到,所得的聚乳酸一般具有良好的機械和加工性能,故使用PLA的產品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快速分解。許多文獻指出PLA已經美國FDA認可,可回收、分解、堆肥、焚化以使資源再循環利用。相對千年不散的塑膠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性材料。但不可否認是,對於 PLA的可分解性還是有很多質疑,有人認為(1)PLA無法在一般環境下分解,必須送到密閉式垃圾處理廠,以厭氧菌分解;(2)它在分解過程中會製造甲烷,而甲烷的溫室作用比二氧化碳強,等於加重溫室效應;(3)由於 PLA 與 PET 看起來一模一樣,如果民眾將兩者混合丟棄,反而會讓原本能回收處理的 PET 遭到污染,無法再使用。

100% 植為了做出純天然的甘蔗吸管,特地在材料製程下功夫

100%植製成吸管的甘蔗渣純天然,就連 PLA 都選用樹薯澱粉,避開基改玉米,且經混煉後的植物纖維聚合顆粒加工成形性佳,無須再額外添加塑料助劑。

甚至,在甘蔗吸管出產的時期,台灣國內並沒有關於塑膠吸管替代品以及詳細的檢驗標準。 創辦人黃千鐘並不就此上市販售,反而主動將產品送到 SGS(台灣食品承裝容器標準)做相關檢驗。另外,甘蔗吸管也送到海洋大學的實驗室中做兩個項目的評估,海水中分解速度與吸管在魚體內消化程度的研究,結果反應良好。

圖片來源:100% 植粉絲團

台大教授謝志誠看到團隊價值:零塑劑、與下游廠商結合減少反彈

謝教授也提到 100% 植與製作工廠的善意循環。他說,100% 植此次與下游廠商合作,合作的工廠是以前在處理塑膠吸管的工廠,如此一來就不需要特別去創新一個全新的模組去取代過去的塑膠吸管工廠。黃千鐘思考的就在避免因為環保吸管進入製造業可以造成的失業,產生反彈,因此特別與這類工廠合作。

對於發明剛曝光即引發專業討論,謝志誠認為,這是環保意識抬頭的表現,更可見社會對於塑膠(吸管)替代品有很高的期待。

謝志誠除希望致府趕快把塑膠替代品的規範訂定出來,以便大家有所依循外,也期勉發明團隊要以比政府更高的要求要求自我,坦然面對各種可能的質疑,提出最具說服力的說明與檢驗報告,以昭公信。

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8/07/10/100-recycled-stra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