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廢棄物中有44%是食物及庭園副資材(Food and green),這些龐大的廢棄物都能家庭堆肥,幫助增加土壤肥沃度及減緩氣候變遷,更能減少廚餘堆積發臭問題及垃圾傾倒頻率,若使用廚餘處理機(garbage disposal)粉碎後排入下水道,更少的植物纖維也能降低水管堵塞的機率。
家庭堆肥是什麼?
家庭堆肥是在居家環境中透過微生物或蚯蚓,將有機物等自然分解為富有營養的土壤改良劑,用以增加土壤肥沃度及儲存二氧化碳(Carbon sequestration),使植物回歸大地,達成生物質循環,如樹葉、枯枝及植物性食物殘渣等都是常見可家庭堆肥的有機物。
家庭堆肥是如何運作的?
家庭堆肥可透過微生物分解或蚯蚓分解運作,若僅只是以特定比例(於下面章節詳述)混和堆肥,堆肥會被微生物分解並自然加熱,經過數個月形成黑色近似土壤的堆肥物質,若要減少等待的期間及增加新鮮廚餘的分解量,可在家庭堆肥中放入蚯蚓,在適合蚯蚓的高濕度環境下,蚯蚓將會在其中以想要分解的有機物為食,茁壯生長並源源不絕的復育下一代,同時在提供環境適當水分的同時,會產生廚餘堆肥液(Compost Tea),若使用底部有孔洞的堆肥容器,便可從底部收集這些堆肥液用以土壤改良。
為什麼要做家庭堆肥?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每年會產生20.1億噸固態城市廢棄物(municipal solid waste),其中有44%是食物及庭園副資材,代表人類每年製造上億噸的廚餘,這些廚餘若沒有進行妥善處理,將會進到一般垃圾焚化爐或垃圾掩埋場,若含水廚餘進入焚化爐,將會降低焚化爐溫度,與塑膠垃圾混燒時會產生戴奧辛及爐渣,危害人體健康及焚化爐壽命;另一方面若廚餘進入垃圾掩埋場,由於掩埋場中的垃圾需要縮小垃圾體積與避免廢棄物飛散,會進行壓實及覆土處理,故會造成高壓低氧的環境,這會使廚餘分解時產生出大量甲烷,助長溫室效應。
但如果能將這些廚餘及綠色廢棄物在家中堆肥,定時的翻鬆堆肥或飼養蚯蚓,可以使堆肥充分接觸氧氣,避免厭氧分解出甲烷,同時也不會浪費其中的養分,減少化學肥料使用,提供良好儲水及排水性及富含有機質的優質表土,有助於對抗氣候變遷。
3個家庭堆肥的方法
以下舉出3個常見的在家堆肥方法,並說明適合使用的環境及注意事項。
就地堆肥
就地堆肥是最簡單的家庭堆肥方式,只要在家中庭院找一片閒置空地,將堆肥材料集中在上面,若要加快分解速度則定期翻攪,適合不想花費太多心力及金錢在堆肥上的民眾,但需要家中有一片空地,都市居民較難用這種堆肥方式。
使用就地堆肥方式需要注意氣象變化,大雨及強風都有可能摧毀堆肥堆,若居住地曾發生洪災、熱帶氣旋或龍捲風,就需在自然災害可能發生前,移動堆肥堆至額外搭建的棚子等遮蔽設施中。
此外因為堆肥堆直接置於戶外環境,若有食物殘渣需要以枯葉、枯枝等妥善覆蓋,避免吸引昆蟲及動物靠近,同時堆肥成果不宜用於室內盆栽中,因為可能會混入雜草在其中。
使用堆肥箱
若沒有戶外空間擺放堆肥堆,或者想節省空間、降低天氣的影響或在室內空間堆肥,花一點錢及心力購買或製作一個堆肥箱是個好選擇,堆肥箱有許多形式,從最簡單的是在有蓋垃圾桶上鑽出通氣孔,就是一個簡易的堆肥箱了,或是也可以購買現成的堆肥箱,將堆肥材料放入其中並定期攪拌後,便可以源源不絕的獲得肥沃的堆肥。
蚯蚓堆肥
若不想定時攪動堆肥堆,只想用最簡單的方式照護堆肥堆,同時堆肥多以食物、蔬菜殘渣及咖啡渣等含水高的成分為主,那使用蚯蚓堆肥就會是一個好方式,蚯蚓以新鮮的堆肥材料為食,只要定時噴水維持濕度,同時持續放入新鮮堆肥材料即可,蚯蚓堆肥箱的上蓋可使用紗網覆蓋以保持通風,箱下則鑽孔承接多餘的水分,這些充滿營養的水分被稱為堆肥茶,可施肥在所有的植物種植中。
哪些可以做家庭堆肥?
以下是幾個常見可以用來進行家庭堆肥的材料及說明:
- 食物及蔬菜殘渣-多數植物性的食物殘渣都能堆肥,但要注意橘子皮是例外,因為其表面有油性物質,分解的速度會很慢,同時應確認堆肥的食物殘渣是否殘留農藥、洗碗精或其他有害的化學物質。
圖片來源:flicker
- 蛋殼-蛋殼中含有大量的氮,可為微生物提供養分,將蛋殼打碎後是很好的堆肥材料。
圖片來源:flicker
- 落葉、修剪庭園或盆栽植物及枯萎的植物-園藝相關的植物屍體都能作為堆肥材料使用。
- 咖啡渣及特定材質的咖啡濾紙-咖啡渣是個良好的堆肥材料,但若要連同咖啡濾紙一起堆肥時,要注意濾紙是否進行漂白或其他化學處理,避免在分解過程中溶出有害化學物質汙染堆肥。
圖片來源:flicker
- 茶葉渣和某些特定廠商生產的茶包-茶葉渣本身作為堆肥材料的合適度無庸置疑,但有些只有不含塑膠的茶包可安全的堆肥分解,如Lipton的Quality Black and Intense系列、Harney&Sons與Tetley的Original 120s and 240s系列等,其他多數的茶包中都含有塑膠塗層,堆肥將會產生塑膠微粒危害環境。
- 沒有經過特殊處理的紙張及紙箱-紙張及紙箱均需無經過特殊處理,如亮面或漂白等方式,避免含有化學物質或具疏水性難以分解,同時使用的油墨也須不含化學顏料,如以大豆為基底的黑色顏料等,若紙張或紙箱花花綠綠的,建議還是回收是更好的選擇,進行堆肥前須將紙張或紙箱剪成小塊以方便分解。
圖片來源:flicker
- 沒有經過特殊處理的木頭碎屑-注意木材需沒有以亮光漆等方式處理,避免化學藥劑汙染,同時過大的木頭塊需要長時間-通常是數年才能分解,盡量避免跟一般堆肥混在一起,避免攪動上的困難。
- 具有「可家庭堆肥」標示的產品-專用於家庭堆肥環境的標準已經推出,這些具可家庭堆肥標示的產品通過實驗室測試,可在常溫(攝氏25正負5度)環境中360天內分解90%以上,同時對環境無害。
renouvo可家庭堆肥吸管
- 純天然材質製成的衣物-一些衣物以天然染料及單純的棉或麻材質織成,這些材料都能自然分解、回歸土壤。
哪些無法做家庭堆肥?
以下是幾個常見可能會被混淆,無法用來進行家庭堆肥的材料及說明:
- 肉、魚、奶製品和骨頭-這些食物含有大量蛋白質,容易腐敗後產生細菌汙染堆肥,並會吸引蚊蟲及食腐動物。
- 動物糞便-動物糞便,尤其是肉食性或雜食性動物糞便中含有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同時也可能會出現寄生蟲,透過土壤傳染給人類,故應該避免使用動物糞便堆肥。
- 油脂-油會隔絕空氣與水分,造成堆肥分解速度緩慢,同時可能吸引蚊蟲及動物,在投入沾有油脂的任何堆肥材料時,建議先擦拭乾淨。
- 侵略性雜草-這些雜草生命力旺盛,而堆肥提供他們絕佳的生長環境,他將會佔領未來堆肥使用的場所,無論是花盆或庭院,盡量注意別把他們跟一般的植物一起放入堆肥內。
- 表面有化學除草劑的植物-化學除草劑將會汙染堆肥,讓後續使用堆肥的場域寸草不生。
- 具有「可生物分解」及「可工業堆肥」標示的產品-可生物分解並不意味著可進行堆肥,而「可工業堆肥」在高溫(攝氏58正負2度)環境中才能分解,即使家庭堆肥可能在混和過程中自行加熱,也難達到與維持這個條件,所以兩種標示都不宜放進堆肥中。
- 纖維板(Fiberboard)-纖維板看似是由天然的木頭纖維組成,但事實上他還添加了膠黏劑製作,導致其無法自然分解。
- 添加複合纖維、化學染料或受到汙染的衣物-除了棉及麻外,衣服可能會與尼龍、聚酯纖維等石化合成纖維混和編織,只要有加入非天然的纖維成分,就無法用於堆肥,同時若含化學染料、亮片、塑料印刷及鈕釦等非天然的產物,或者沾染到油漆、農藥及除草劑等化學物質,也請不要將該件衣物放入堆肥中。
家庭堆肥的基本材料
家庭堆肥的基本材料包括富氮(綠色)材料及富碳(棕色)材料兩類,多會以1比2的比例搭配綠色與棕色材料,消除異味並使分解速度最大化,常見的兩類材料如下:
富碳(棕色)材料:
- 枯葉及枯枝
- 木屑
- 碎紙及紙板
- 衣物
- 具「可家庭堆肥」標示產品
富氮(綠色)材料:
- 植物性食物殘渣
- 蛋殼
- 咖啡渣及濾紙
- 茶葉渣及茶包
- 新鮮的園藝修剪
家庭堆肥的3個步驟
以下將概述家庭堆肥的3個步驟,更詳盡的入門方式請參考這篇文章:居家堆肥新手指南 詳解5步驟快速上手
步驟1 選擇適合的堆肥方式
前面的文章介紹了3種堆肥方式-就地、堆肥箱及蚯蚓堆肥,可視自身需求來選擇。
步驟2 準備堆肥材料
就地堆肥只須準備一塊空地即可,另外兩種方式都需要準備堆肥箱,並將綠色及棕色材料儲存起來,例如將植物性食物餐渣及蛋殼妥善包裝後放入冷凍庫,或是木屑、廢紙及可家庭堆肥產品如renouvo甘蔗吸管剪碎後放入收集袋中,若是使用蚯蚓堆肥法,棕色材料可以使用一般泥土代替,記得在堆肥箱中插入濕度計,確保提供適合蚯蚓生活的環境。
步驟3 維護堆肥堆
放入材料後便正式開始堆肥,建議每個禮拜翻動堆肥堆,以確保他們能彼此混和並接觸到充足的空氣,使用蚯蚓堆肥法就不用翻動了,蚯蚓會幫助你完成這項工作,但需要持續維持70-90%左右的土壤濕度,如果堆肥沒有加熱及分解,請加入更多綠色材料增加微生物;而若堆肥產生異味,請加入棕色材料降低分解速度。
積極做家庭堆肥有什麼好處
積極做家庭堆肥除了能幫助堆肥者減少垃圾量、提供免費的園藝土壤外,更能降低掩埋場及焚化爐負擔,保留土壤養分與儲存二氧化碳,協助減緩氣候變遷,善盡良好地球公民的責任。
家庭堆肥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以下提供官方資料及研究報告延伸閱讀: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 “Composting at Home”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 Worms Can Recycle Your Garbage”
European Compost Network ECN e.V. “Bio-Waste in Europe”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 “Types of Compost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歐洲環境保護署EEA “Bio-waste in Europe – turning 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