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由於重量輕、強度佳且造價低廉的緣故,被人類廣泛甚至過度使用,然而這些塑膠並不一定都能回收,也無法自然分解,無論是送入垃圾焚化爐或掩埋場,甚至流入環境當中汙染湖泊、河流和海洋,都會對地球造成嚴重傷害。正因如此「無塑」成為人類當前的重要目標,本篇文章將說明什麼是無塑,而我們具體該如何執行無塑計畫。
為什麼要「無塑」生活?
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天流入海洋、河流與湖泊中的塑膠,能夠載滿2,000輛垃圾車,全年將有1,900到2,300萬噸塑膠廢棄物進入水生生態系統。塑膠進入水生系統中會漂浮在水面上,導致溶氧量與光線減少,使水生動植物滅絕;更糟的是塑膠在環境中會逐漸破碎,釋放出塑膠微粒,吸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後,在我們飲水或食用海洋生物時一同進入我們的體內影響健康。
除了對水生系統的影響外,塑膠也是造成氣候變遷的大問題,製造塑膠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能源來煉製及成形,此外海洋是重要的二氧化碳儲存場域,我們稱之為「藍色碳匯」,重要性不亞於森林,塑膠會造成海洋生態系統破滅,進而影響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既然如此做好回收即可,不一定要無塑,但事實上根據聯合國及經合組織(OECD)統計,全球塑膠在2018與2019年的回收率都不足10%,許多塑膠如紙盒淋膜、吸管、袋子與菸蒂等都難以回收,而塑膠瓶較為容易回收,但因為使用數量驚人,即使僅少部分比例流入環境中,還是十分可觀的數量,因此無塑才能真正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零塑膠」的意義
塑膠原先是為了替代紙張、象牙與龜殼所研發出的環保材料,生產技術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成熟,因為輕巧、可塑性高且造價低的緣故,被人類大量使用在各個產業當中,但很快人們發現這些塑膠會在海洋中堆積。2011年蕾貝卡·普林斯·魯伊斯(Rebecca Prince-Ruiz)於澳洲推行七月零塑膠(Plastic Free July)活動,鼓勵人們每年的7月定期減少或完全不使用塑膠,進而改變未來的日常生活。現今減少塑膠已經成為全球共識。「零塑膠」也可以用來形容材料經過測試,不含任何聚乙烯(PE)、 聚丙烯(PP)、 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PS) 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塑膠材料。
如何開始「無塑」生活?現在就按部就班實行
步驟一:認知並了解塑膠的危害
在開始無塑生活前,認知並了解塑膠的危害十分重要,我們必須認知到生活中一切塑膠產品,都會對環境造成莫大的傷害,也許不經意間使用的一支吸管,會導致一隻海龜誤食甚至死亡。對於塑膠危害有所認識後,我們才能體會到無塑生活有多麼重要,也才更有動力去執行。
步驟二:紀錄目前日常使用的塑膠產品
開始無塑生活的第一步是好好記錄目前使用了那些塑膠產品,可以花費一個禮拜的時間記錄用了及丟棄那些塑膠產品,注意在紀錄的過程中請先將自己從無塑生活的願景中抽離,回到一個第三方觀察者的角色,忠實紀錄塑膠的使用狀況。
步驟三:找尋良好的無塑替代品
了解日常使用塑膠的狀況後,可以找出使用頻率及數量最高的產品,優先尋找其替代品,例如發現每天都會購買一杯咖啡在上班時飲用,其中紙杯含有塑膠淋膜,並且會產生一個塑膠杯蓋,而自行攜帶保溫杯給店家盛裝咖啡是力能所及的事,那麼就可以加入無塑生活的習慣當中。
步驟四:改用無塑替代品
除了降低一次性塑膠使用外,也有一些可重複使用的塑膠消耗品有無塑的替代方案,例如洗滌用的合成塑膠手套,可以持續使用直到其產品壽命到達盡頭後,在購買天然橡膠手套來代替,而不是直接丟棄更換。
步驟五:持續關注無塑產品,淘汰更高比例的塑膠產品
人類生活中仍有許多地方離不開塑膠,無論是因為技術或是成本問題,無塑生活並非一蹴可幾。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廠商投入無塑產品的開發,正逐漸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定期找尋生活中常使用卻尚未被替代的塑膠產品是否有新的解決方案,升高無塑的比例。
30個「零塑膠」的靈感與方法
廚房中的零塑膠方案:
- 使用小蘇打粉代替洗碗精,天然健康又能減少洗碗精塑膠罐或補充塑膠包裝。
- 以天然絲瓜絡洗滌碗盤,絲瓜絡能吸附油脂,洗淨效果不輸合成海綿。
- 冰箱中的塑膠模具經過熱漲冷縮後,會逐漸出現裂痕及髒污,更換時選擇不鏽鋼冰塊模具,安全又耐用。
- 傾倒廚餘時要將塑膠袋分離,使用可堆肥垃圾袋能將垃圾袋與廚餘一同放入有機廢棄物回收桶中,運往堆肥設施分解。
- 不織布抹布屬於消耗品,會隨著時間逐漸髒污與破損,以植物纖維抹布代替,可以在不堪使用後以堆肥方式回歸大地。
零塑膠的購物方法:
- 塑膠袋是最常見的海洋廢棄物,攜帶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來取代一次性塑膠袋是極佳的零塑膠方式。
- 若需要使用一次性的購物袋,可選擇會提供可堆肥購物袋的商店,減少塑膠的使用量。
- 若以亞馬遜作為線上購物平台,優先選擇通過無煩惱包裝(Frustration-Free Packaging, FFP)計畫的產品,確保包裝100%可回收、易於拆封且只使用最少量的包裝。
- 在其他平台或與個人買家線上購物時,可以詢問並請求賣家以紙箱作為包裝,而非使用無法回收的塑膠破壞袋包裝。
- 購買麥片、餅乾時,考量紙盒內是否有隱藏的塑膠包裝,或是單純僅以紙盒包裝。
- 購買散裝雜貨(bulk products),這是一次提供大量產品,可自行分裝小部分的販售形式,自行攜帶容器購買能省下96%的包裝量,常見的散裝雜貨包括豆子、糖果、穀物、餅乾、寵物食品、茶葉、食用油、洗衣液等。
食物包裝的零塑膠靈感:
- 隨身攜帶可重複使用水瓶,可以盛裝飲用水或是販售的飲品飲用,避免產生含塑膠淋膜的紙杯與塑膠杯蓋。
- 出外購買食物時,攜帶可重複使用的食物容器如保鮮盒等,避免使用塑膠餐盒或含塑膠淋膜的紙餐盒。
- 使用不含塑膠的甘蔗渣吸管來取代塑膠吸管,使用後可堆肥處理,代表廠商如renouvo。
- 盡量養成喝白開水或自行攜帶飲品的習慣,降低購買塑膠瓶裝飲品的機會。
- 冷凍食品雖然方便,但都會使用塑膠袋包裝,還是以現場製作的熟食為第一優先選擇。
- 我們食用蔬果前還會再做清洗,直接選擇裸裝蔬果能避免不必要的塑膠包裝袋。
- 選購麵包時,以無漂白、無添加塑膠淋膜及未開塑膠玻璃窗的牛皮紙袋包裝,這些紙袋使用後可堆肥回歸大地。
- 牛奶紙盒會加入塑膠淋膜來防水並保持內容物新鮮,選擇以玻璃瓶裝的牛奶也能減少塑膠使用量。
- 若食物有剩餘,想保存食物到下一餐使用時,以蜂蠟紙代替塑膠保鮮膜。
- 在派對上使用renouvo無塑甘蔗渣食物托盤分裝食物給賓客,減少塑膠食物托盤使用量。
浴室的無塑
- 以肥皂代替洗衣乳,減少塑膠瓶及化學藥劑使用。
- 使用以天然橡膠製成的手套取代塑膠手套,具有良好的彈性與耐久性,不過要注意是否會對橡膠過敏。
- 使用金屬罐裝的洗髮乳,或以固體洗髮皂代替塑膠瓶裝洗髮乳,減少廢棄塑膠瓶產生。
- 選擇紙盒包裝的衛生紙,而非塑膠袋包裝。
- 使用不含塑膠的女性生理用品,天然安全且健康。
- 濕紙巾會加入塑膠黏合劑及化學保濕劑,且多以塑膠作為包裝袋,以棉布手帕取代能減少塑膠使用量。
其他生活中的無塑
- 生物可分解盆栽以椰子殼、穀物殼或乾草等植物纖維構成,適合用於未來將會移植的植物,可直接連盆帶植物埋入土中。
- 以天然植物或玻璃代替塑膠飾品,讓空間變得更加高雅。
- 衣物是消耗品,而聚酯纖維及尼龍都是常見用於紡織領域的塑膠,選購棉或麻等植物纖維材質衣物,確保衣服在破舊丟棄後不會汙染環境。
4個技巧,確保你的「無塑」計畫走向成功!
技巧 1:擬定無塑計畫的替換順序
無塑是一個長遠的目標,即使我們不計一切成本代價,也不太可能完全不用到塑膠,有些習慣也不是這麼好改變,完美主義與罪惡感反倒會拖累無塑計畫,體認到這點的我們可以擬定一個循序漸進的計畫,從簡單的方式做起,例如每天攜帶環保杯出門盛裝飲品,而非使用店家提供的紙杯,若真的忘記攜帶時該使用還是去使用,重點是習慣的逐漸養成,若過程中影響到生活反倒容易產生牴觸情緒,對無塑計畫沒有幫助。
技巧 2:可重複使用代替一次性使用
以可重複使用的塑膠產品替代一次性使用的塑膠產品,也能成為無塑計畫的一部分,例如可能在考量費用與便利性後,選擇尼龍材質的可重複性使用購物袋;或是塑膠製的環保杯等,這些塑膠產品在使用數十次後,就能夠比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來的環保。
技巧 3:延長一次性產品使用時間
有時我們不免還是會使用到一次性塑膠產品,例如真的沒有攜帶購物袋時超商提供的塑膠袋等,而既然拿到了一次性產品,可以留存後多重複使用幾次,盡可能完整發揮其效益。
技巧 4:加入無塑討論社群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也容易產生倦怠,尤其是在周遭他人用著便宜又好用的塑膠產品時更是如此,容易產生一種「不缺我一個人的努力」的無力感。若加入無塑討論社群,便能知道事實上世界還有許多人正和自己一同努力,也能交流彼此的無塑計畫,讓無塑計畫走得更加長遠。
今天就開始「減塑」行動!
塑膠在一開始時是作為環保的未來希望而誕生的,只是由於人類的濫用反倒成了環保殺手,從減塑開始一步步將不必要的塑膠產品淘汰,使用更加永續的材料,最終終能達到無塑生活,不再為大地製造更多無法分解的塑膠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