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廢棄』是什麼?零廢棄原則與等級、零浪費的生活範例

「零廢棄』是什麼?零廢棄原則與等級、零浪費的生活範例

廢棄物是人類經濟發展中如影隨形的副產品,隨著經濟發展越蓬勃,廢棄物就產生的越多,這些廢棄物有些是本可以再次利用的資源,有些則是高度汙染物質,如何妥善處理廢棄物,遂成為人類的一大難題。21世紀人類提出「零廢棄」的概念,希望能透過包括零廢棄等級制訂與實行、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經濟理念等方式,最終達成零廢棄的目標。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零廢棄是什麼,並說明零廢棄等級、搖籃到搖籃的具體內容及落實案例。

「零廢棄」是什麼?

零廢棄是什麼?

工業革命後,為了滿足持續增長的消費文化,過往被視為奢侈品的汽車、冰箱、電視等,開始成為日常用品走入民眾生活當中,消費品的構成越來越複雜,製造商使用多種複合材料與化學品,以不斷提升產品性能,使得回收不易,促使政策規劃者只能以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等低效資源利用方式來處理廢棄物。隨著技術進步及環保理念抬頭,零廢棄逐漸成為解決廢棄物問題的理想目標,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市政單位及組織認可。

根據零廢棄物國際聯盟(Zero Waste International Alliance,ZWIA)2018年發布的最新版本定義,零廢棄物意味著:「透過對產品、包裝及原料負責任地生產、消費、再利用和回收,達到不燃燒、不向土地、水或空氣排放威脅環境或人類健康的物質,以保護所有的資源」。從這之中我們可以知道,零廢棄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更循環的方式使用資源,不讓資源在使用後進入垃圾掩埋場、焚化爐甚至是環境中,對土地、空氣及水排放汙染。

零廢棄是對於廢棄物問題的終極目標,需要仰賴各個相關部門協力實施,包括廢棄物管理、廢棄物處理、礦業、製造業及城市規劃等多個面向。同時零廢棄也刺激了永續生產與消費,鼓勵生產者建構對環境最為友善的廢棄物處理解決方案,促成循環經濟的誕生,替代過往線性經濟使用後丟棄的模式,避免資源耗竭、生物棲地破壞、土壤退化、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及氣候變遷等問題。

由於過往人類多數精力都放在實踐4R原則-減少使用、重複使用、循環使用及回收再用(Reuse, Reduce, Recycle, Recover)中的第4個R,也就是回收再用上,例如將不可回收的廢棄物送入焚化爐發電,並致力於提高發電效率及汙染控制。但事實上前3個R更加重要,因此劃分出零廢棄等級(Zero Waste Hierarchy),希望能增加對前3個R的資源投入,具體將資源投入最有效益之處,落實零廢棄。

「零廢棄」的演進

零廢棄的演進

工業革命前,人類產生的廢棄物通常以種子、果皮或骨頭等有機廢棄物為主,這些廢棄物進入環境後,很容易能回到自然循環系統中;而人為加工用品如錢幣、衣物、家具或建築物等都是稀缺物品,多會代代相傳、重複使用。

直到工業革命後進入機械化的時代,便宜的人工合成材料及大量生產以降低成本的商業模式出現,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例如3C產品快速改朝換代、服裝業吹起的快時尚風潮。塑膠袋、瓶子及餐具,塑膠、金屬等無法生物分解的材料大量受到使用,人類無法妥善處理這些產品,只能任由它們成為廢棄物汙染環境。

根據Zero-Waste: A New Sustainability Paradigm for Addressing the Global Waste Problem指出,零廢棄的名詞由Palmer於1973年首創,自1990年代後期開始受到公眾關注,世界多個著名城市如杜拜、米蘭、舊金山、東京及溫哥華等都在朝零廢棄城市的目標努力,零廢棄國際聯盟於2003年第一次舉行正式會議並宣布成立,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零廢棄國際組織之一,並於2004年採用了第一個經過國際同行評審的定義,將零廢棄定義為「符合道德、經濟、高效及遠見的目標,設計與管理產品及製作流程,系統性地減少廢棄物和材料的毒性,回收所有資源而非焚燒或掩埋」,透過動態調整逐漸濃縮及具體化,成為現今的定義,廣為其他為零廢棄努力的機構接受與使用。

「零廢棄」的5個原則

零廢棄的5個原則以3R原則加上「拒絕」及「堆肥」構成,和稍後會提及的零廢棄等級有部分相似,提供一個大原則供想達成零廢棄的民眾參考:

「零廢棄」的5個原則

拒絕(Refuse)

拒絕一些免費發送卻不必要的贈品,如傳單、小紀念品、塑膠購物袋等,在收取前先思考是否真的會長久使用它們,而在其生命週期結束時是否能夠妥善處理,還是只會徒增許多進入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的垃圾?

減少(Reduce)

減少原則的最佳實踐方式是極簡生活,購買商品前先確認是否已擁有相同用途的商品,並盡量選擇較為耐用的商品,延長每個物品的生命週期。

重複使用(Reuse)

許多物品都能被重複使用,包括質地較厚的免洗餐具、塑膠購物袋等,此外用不到的物品也可以出售或捐贈給他人,讓每件物品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回收(Recycle)

在物品生命週期走到盡頭時,盡量將所有可以再利用的部分回收再製為新的產品,不讓資源進入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中。

堆肥(Compost)

堆肥也是一種廣義的回收方式,讓有機物透過生物分解的方式回歸地球。許多產品如塑膠的回收過程屬於降級回收,無法再製為相同的產品,而堆肥可以完整的讓有機物回歸大地,因此透過可堆肥產品取代塑膠可以大大減少廢棄物,並將對生活品質造成的衝擊降到最低。

更多關於堆肥的更多資訊,請見:什麼是「可堆肥」?哪些可堆肥、哪些不能堆肥?

什麼是「零廢棄等級」?

零廢棄等級提供一個由源頭的需求製造端開始,到最終棄置端為止的零廢棄指南,由頂部開始採取行動,逐等級減少廢棄物。根據零廢棄國際聯盟劃分,零廢棄總共分為7個等級:

什麼是「零廢棄等級」?

重新思考 / 重新設計(Rethink / Redesign)

此零廢棄等級以系統性的思考設計為主,希望能在產品設計時,便考慮將材料使用由線性轉換為閉鎖系統(close loop system),例如可重複使用、完全回收或堆肥及使用可再生材料的設計,同時易於拆解及修復產品,並提供完善的產品訊息,供消費者做出合適的決策。

減少使用(Reduce)

減少使用是為了減少資源使用及廢棄物數量而採取的措施,藉由計畫性消費易腐爛物品、降低產品使用量及其產生的生態足跡,弭平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不利影響,不過前提是保障人們的基本需求。

重複使用(Reuse)

重複使用的核心為最大限度地重複使用材料及產品,並透過維修及模組化更換零件延長產品壽命,或將產品重新用於其他的用途,將產品的使用次數增加到極限。

回收 / 堆肥(Recycle / Compost)

回收將無法再使用的產品以機械性的方式再製成相同的產品;而堆肥則是透過生物質循環方式將產品分解回歸大地,以家庭堆肥為優先選擇,以減少運輸帶來的能源消耗。

材料回收(Material Recovery)

無法回收或堆肥的產品只能以材料回收處理,包括將複合式材料分離,回收其中可再利用的材料;以化學加工方式再聚合,製作不同的產品;或者將惰性材料如石頭、磚塊、瓷器及玻璃回填至人類已開挖區域中。

殘留物管理(Residuals Management)

檢視最終留下的殘留物,思考能如何透過重新設計來減少這些殘留物,盡量減少進入垃圾掩埋場及焚化爐的廢棄物數量,同時回收其在處理過程產生的有害氣體。

不可接受的處理方式(Unacceptable)

拒絕支持半吊子的資源回收措施,例如設置新的焚化爐或垃圾掩埋場、將廢棄物用於可能不利於環境或人類健康的產品或材料、將廢棄物加工為燃料,或於水泥中混入廢棄物等。

認識觀念:「搖籃-搖籃」與「搖籃-墳墓

認識觀念:「搖籃-搖籃」與「搖籃-墳墓」

「搖籃-搖籃」:

經過搖籃到墳墓的商業模式所產生的大量廢棄物摧殘,化學家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及建築師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合著的「搖籃到搖籃」一書中,正式確立了搖籃到搖籃的概念。

搖籃到搖籃的核心是實踐循環經濟,在工業生產中仿效自然的循環過程,使得萬物皆能成為養分,沒有所謂的廢棄物,這代表需要從設計開始系統性思考整個產品,確認所有的材料都對環境無害,同時也容易拆解、能夠各自進入適當的新循環當中。

可堆肥認證就是其中一個搖籃到搖籃的案例,認證機構透過材質分析、分解及毒性測試確認可堆肥產品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回歸大地,並對環境無害。

「搖籃-墳墓」:

搖籃到墳墓是人類最初設計的線性經濟模型,搖籃中的資源經過開採後,製成產品販售,最終進入墳墓中(通常會是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更糟的是自然環境),這種搖籃到墳墓的模型有助於刺激消費、抬升經濟,同時降低產品的生命週期,透過微小的設計或性能更新快速推陳出新,鼓勵消費者與其耗費大量成本修理手上有的舊款產品,不如直接丟棄購買新的產品來得更好,例如受益於摩爾定律、每年換代的手機、電腦,或是每一季都推出新品的快時尚衣物等,都是搖籃到墳墓的代表性產品案例。

「零廢棄」的範例

居家的零廢棄:

  • 使用可堆肥的保鮮膜、廚餘袋、棉花棒等,並在家堆肥食物與可家庭堆肥用品。
  • 將可回收物品妥善分類,投入個別的收集容器,並送入回收機構中。
  • 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改用堅固的陶瓷、木材或鋼鐵等,並妥善維護。
  • 選擇包裝較少的家庭號,並注意能在過期前用完。
  • 選擇良好編織及材質的經典款式衣物,減少衣服汰換速度。
  • 以醋或小蘇打替代使用化學藥劑的清潔用品

辦公室的零廢棄:

  • 盡可能將紙本文件數位化,並使用雙面列印,降低影印紙使用數量。
  • 讓供應商寄送電子傳單,而非紙本傳單。
  • 訂購電子書及雜誌,不訂購實體版本。
  • 使用有單獨販售可替換內芯的原子筆。
  • 使用可充電重複使用的鋰電池替代乾電池。

外食的零廢棄:

  • 自行攜帶環保杯及環保餐具。
  • 外帶餐點時選擇提供可堆肥餐具的餐飲業者。
  • 攜帶手帕取代餐巾紙及紙巾。
  • 只點在自己食量內的餐點量。
  • 內用時選擇提供可重複使用的盤、碗、杯及餐具的店家。

旅行的零廢棄:

  • 以大眾交通工具或共乘為主,避免單獨搭乘計程車或自駕汽車。
  • 自行攜帶牙刷、牙膏及刮鬍刀等飯店備品,不向飯店額外索取。
  • 選擇使用壁掛式按壓給皂機盛裝洗滌用品,而非使用單一小包裝的旅店。
  • 不在慶典或市集中索取實體紙本傳單或未來用不到的小贈品。
  • 產生廢棄物時找尋公共垃圾桶,妥善分類後放入,不隨意棄置。
  • 攜帶環保水杯外出,不購買瓶裝水。

更多零廢棄的方法與詳細如何進行,請見:2023零廢棄生活:什麼是零浪費?20個方法開啟零廢棄生活。

零廢棄組織(或零廢棄團體/社群)

零廢棄國際聯盟

零廢棄國際聯盟是目前最具公信力的零廢棄物國際組織之一,不定期邀請各國的專家學者進行零廢棄物對話,並持續更新零廢棄的定義及零廢棄等級,在巴西、加拿大、美國、哥斯大黎加、烏拉圭及紐西蘭都有採用零廢棄國際聯盟的零廢棄定義、零廢棄商業原則及零廢棄社區全球原則來指導計畫的附屬機構。

貧民窟走向綠色清潔(SLUMS GOING GREEN AND CLEAN,SGGC-KENYA)

SGGC-KENYA是以當地社區為基礎的組織,致力於改善非洲最大的貧民窟之一-肯亞基貝拉(Kibera)的永續性及綠色程度,具體作為包括固體廢棄物管理、環境教育、工作技能培訓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希望能以環保的方式回收100%塑膠垃圾,並在當地建立微型回收中心,於源頭回收廢棄物的同時製造就業機會。

健康、環境與氣候行動基金會(Health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Action Foundation,HECAF 360)

HECAF 360主要專注於醫療廢棄物管理系統,希望能達到無毒尼泊爾的願景,有效的管理與回收醫療器材、病理廢棄物及藥品廢棄物等,並將這些技術推展到世界。

法國零廢棄協會(ZEROWASTE FRANCE)

法國零廢棄協會於1997年以國家廢棄物獨立信息中心(Centre national d’information indépendante sur les déchets,Cniid)名稱成立,資金主要來自公民捐款,起初主要針對設施廢氣排放規範進行倡議,到了近代以公民教育及政策倡議的方式,希望從根源便達成零廢棄,取代後端的污染防治。

全球焚化爐替代品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 Home,GAIA)

GAIA希望能透過不焚燒來達成零廢棄,包括阻止世界銀行資助焚化爐、倡議使阿根廷多個城市通過焚化爐禁令、韓國通過有機物填埋禁令,使有機物改為回收或堆肥、承認拾荒者為合法工人等。

2023 年為什麼要提倡「零廢棄」?

零廢棄是一個遠大的廢棄物管理理念,從最初的產品設計、使用過程中延長產品壽命、最終以堆肥或回收的方式處理等,絕對不是單純「回收再利用」甚至是「廢棄物焚化發電」而已,順著零廢棄等級一路規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盡量重複使用,才能真正達成零廢棄,將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